详细信息

 

在本来可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年纪,他们却选择奔波在社会服务的第一线,访贫问苦、扶贫助困,为慈善发光发热……与众多活跃在存心慈善会的耆老义工一样,今年已经65岁的存心澄海埔美义工队队长陈玩君是一个“不服老”的人,她说,只要还能做得动就一定要做下去,因为“能帮助有困难的人,让我心情愉悦。”

 

家住澄海区广益街道埔美社区的陈玩君年轻时一直从事服装生意,在埔美经营着一个不大的店面。自从2006年慕名加入存心慈善会以后,陈玩君的店面便成了她和一帮同样热心慈善的老姐妹开展义工服务的“根据地”,而服装生意,也从她的“主业”变成了“副业”。

 

从最初只有十来个人的埔美慈善小组,到如今一百多号人的存心澄海埔美义工队,十年来,陈玩君带领一班平均年龄60岁以上的“老义工”活跃在埔美及周边社区,开展各种扶贫助困送温暖活动,成为了社区困难群众的知心人。街坊邻里,谁家有了难处都愿意上门来找“玩君姨”帮忙,而陈玩君也来者不拒,对这些求助有求必应。

 

去年,就读于澄海区汇璟中学初三级的詹爱心在中考前不幸被检查出罹患骨髓系白血病并神经中枢系统白血病,不得不住进了医院,巨额的治疗费让这个仅靠父亲詹和顺卖菜维持的家庭无力承担。詹和顺的菜摊刚好就在陈玩君的服装店附近,热心的陈玩君知道后马上为他们向存心澄海办事处申请了2万元的医疗救助,还送去了义工们自发捐助的5000元爱心款。

 

类似情况的还有澄华街道冠山社区的农民蔡永明一家。七年前蔡永明4岁的小孩不幸被诊断为白血病,本就靠种田为生的一家人陷入了生活困境。获悉情况后,陈玩君不仅替他们申请了一笔临时医疗救助金,还不时地自掏腰包接济蔡永明一家。

 

家住埔美社区的80岁孤寡老人潭清松和90岁独居老人陆炳松也是陈玩君的“老熟人”。10年来,她带领义工定期上门给他们送吃送穿,对他们嘘寒问暖,让孤独的老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今年,一直身体不好的潭清松老人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出门常常找不到回家的路,每一次都是被存心义工“捡”到把他领到陈玩君的服装店,再由陈玩君负责把他送回家。出于老人的安全及健康考虑,不久前,陈玩君他们申请将潭清松送到了汕头存心庇护安养院,苦了一辈子的老人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享晚年的“大家庭”。

 

这么多年来,连陈玩君自己也不记得到底帮过多少人,给他们送过多少衣服,贴补过多少生活费、医药费……“不需要记得,我的愿望是帮助有困难的人,能帮到就可以了。”陈玩君告诉记者,从事义务服务这些年,也不是没有经历过委屈和质疑,但是一路走来,还是感动多。对她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身边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姐妹。“有需要的时候,大家都踊跃参与,又出钱又出力。”陈玩君说,每一次慈善会发动募捐,第一个捐钱的总是义工自己。逢年过节,义工们自发凑钱买来生活物资派发给社区困难群众;最近天气热,义工们自掏腰包在澄海人才市场附近办起了免费暑茶供应点……点滴小善成就存心大爱,陈玩君说,他们会一直坚持下去,多帮一个人,社会就会多一份和谐。  

(文:汕头日报记者 李扬)

发布于:2016/10/11 15: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