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款排行
查看更多排行
项目进展
项目详情

   存心善堂创于清光绪25年(公元1899年)的存心善堂在潮汕大地是家喻户晓的一所民间慈善组织。当时,海内外各大贤达和潮汕本埠各大商贾共同商议,在汕头市外马路筹建潮汕存心善堂,报当时政府批准,拨地二万五千平方米,社会各界慷慨解囊,于清光绪27年落成,以救生恤死、扶贫济困为宗旨,大力弘扬善举,得到了当时政府和海内外各界好评和肯定(现保存清政府澄海县颁发的嘉奖碑文一块)。民国期间由于军阀混战,天灾人祸横行,瘟疫滋生,民众苦不堪言,特别是1939年汕头沦陷之后,汕市陷入无政府状态,适由潮汕三年大饥荒,逃荒饥民无数,尸横遍野,惨不忍睹。汕头存心善堂在海内外各慈善团体和各爱国热心人士的鼎力支持下,先后成立了存心水龙局、存心医院、存心儿童教养院、存心学校、存心施粥局、存心掩埋队、存心救护队、存心义山等一系列救助机构,赈济饥民,救活救护难民无数,收埋无主难民尸骸,特别是存心学校和存心孤儿教养院收养爱国抗日烈士遗孤和国难孤儿甚多,得到当时国民政府和海内外各界的高度赞扬和肯定(现保存国民政府行政院内政部颁发的嘉奖碑文一块),但由于历史原因,汕头存心善堂于1951年起停止活动,场地归收国有,善堂工作人员被安排到政府各部门继续工作。

    2008年经市政府和市文管新局的批准,汕头存心善堂旧址将由我会募集民间的力量,发挥我会自身慈善机构的优势和社会的影响力度,积极筹集资金进行全面修缮,修缮后的存心善堂将与汕头老妈宫、关帝庙、汕头中央银行旧址等古建筑群形成汕头历史开埠的见证,并致力将顺兴街的特危民宅改造成汕头开埠文化广场,见证汕头开埠的发展的历程,给汕头人民留下一处集旅游观光、爱国教育、弘扬慈善为一体的历史文化遗产,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潮人到汕观光。拉动汕头的经济内需,打造汕头在粤东首府的品牌,为汕头美好的明天做出应有的贡献,造福一方。

发布于:2017-03-14